近日,在广州白云火车站建设工地上,百余名参建者头顶烈日,驾驶着大型挖掘机进行地下挖掘作业。不远处塔吊铁臂挥舞,一根根高30余米圆形灰色巨型立柱拔地而起,一派繁忙景象。
广州白云站于2020年10月开始动工,目前进入二期工程重点项目建设——地下基础底板施工作业阶段。工程正在稳步推进中,预计2023年具备开通条件,为助力构建“轨道上的大湾区”奠定坚实基础。
广州白云站位于广东省广州市京广普铁棠溪站北场,距离广州站约5公里。车站前身为西联火车站,始建于民国5年(1916年),为粤汉铁路的车站。后经多次扩建,成为广州铁路枢纽内主要的编组站。
至上世纪80年代,由于车站解编能力无法满足不断增长的运输需求,1989年,铁路部门兴建了新的编组站——棠溪火车站。2017年,为加快铁路基础设施网络建设,提升铁路运输服务品质,铁路部门规划重建棠溪火车站,并更名为广州白云站。2020年,车站建设正式启动。
“车站主站房建筑采用独具岭南特色的‘云山珠水、木棉花开’外观造型,运用了大量先进设计理念和建筑科技,站房每一片往外延伸的木棉花瓣与广州市的市花相呼应,展现了广州城市名片与绿色生态。”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白云站项目设计总负责人黄波表示,新建广州白云站将成为广州一座新型城市地标。
同时,项目设计人员还提出“可伸缩的车站、会呼吸的广场”智能概念,整体采用“方圆”布局,外方为城,总占地面积为34万平方米;内圆为站,总占地面积为9.7万平方米。方与圆之间是两个“呼吸广场”,平时作为舒适宜人的休闲景观广场,春运时上方将伸出大型顶棚,变身容纳大量旅客临时停留并可直接进站的“扩展候车室”,旅客容量可以增大3倍。
据广铁集团站房建设指挥部相关负责人介绍,近期已完成约4000吨的钢结构花瓣拼装工程作业,车站“云山珠水、木棉花开”的靓丽外观初见雏形。
据了解,广州白云站是全国铁路规划中的重要项目,也是广州铁路枢纽规划“五主四辅”客站中的主要客站之一,其中“五主”是指广州站、广州东站、广州南站、佛山西站和广州白云站,“四辅”是指广州北站、南沙站、新塘站、黄埔站。
站场规模达11台24线,以普铁为主、高铁及城际为辅,配套有游客中心、长途客运中心、旅游大巴站场和城市公交站场,将成为站城融合、交通综合、功能复合、生态结合、智能统合,具有岭南特色的全新TOD(即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开发模式)大型综合交通枢纽,是亚洲最大的火车站综合枢纽之一。
建成后的白云站将承接广州站和广州东站的全部普速客车,是广州站和广州东站未来更新改造的前置条件。随着后期广州站、广州东站改造完成,未来“高铁进市区”的建设进程将快速推进,进一步破解广州铁路枢纽运能瓶颈。
“以往春暑运、黄金周、小长假等客流高峰期,以广州南站为代表的枢纽站往往是‘满负荷运行’,难以完全满足旅客出行需求。白云站开通后好比打通了广州铁路枢纽的‘任督二脉’,为以后更多高铁开进市区腾出了空间和能力。”广东省铁路运输专家金一兵分析道。
来源:人民日报
编辑:曹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