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首个全国生态日来临之际,在广州白云区黄石街江夏社区,一群“小栋长”正在用他们的方式宣传垃圾分类的意义,助力垃圾分类可回收资源再生,共建美好绿色家园。8月10日上午,2023年江夏联社暑期垃圾分类小栋长研学活动在江夏瑞彬书舍开展,通过丰富多彩的课程,让孩子们在科普、游戏与绘画中学习到垃圾分类的相关知识,了解到所生活的社区采用的“栋长制+分类公交”垃圾分类收运模式,加深幼儿对垃圾分类环保理念的理解与认识,以“小栋长”带动“大栋长”的方式,引导“栋长们”勇于担起管理责任,培养辖区居民群众养成垃圾分类习惯,进一步完善城中村“栋长制+分类公交”垃圾分类模式建设,营造全民共建共治共享的良好和谐氛围,增强生态环境保护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,共建美丽绿色江夏。
活动由广州市白云区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、广州市白云区黄石街道办事处指导,白云区黄石街江夏经济联合社主办,广东经济科教频道广东社区中心、善治社区承办,江夏妇女微家、江夏瑞彬书舍、虹彩艺术协办。
栋长制+分类公交,
广州白云率先推行城中村垃圾分类模式成效喜见
2018年7月1日,全国首部生活垃圾分类地方性法规《广州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》实施。城中村是推行垃圾分类工作绕不开的区域,也是“烫手的山芋”。拥有48个城中村的白云区,2020年开始探索在城中村推行垃圾分类“栋长制”,用不走的人——楼栋所有人或管理人(栋长),管理流动的人——租户,进一步压实出租屋主的主体责任;同步推行“分类公交”收运模式,解决建点难的问题,以推动垃圾分类全方位深度覆盖。
据最新统计,城中村“栋长制+分类公交”垃圾分类模式推行这3年多来,白云区为24个镇街配置了258台分类收运车辆、354台收运监管设备,进一步完善“专桶专用、专车专收、专线专运、车桶同色”收运体系建设,完善城中村“栋长制+分类公交”和农村“分类上门收+星级评定”模式。
作为拥有出租屋2703栋、常住人口约7.5万人、辖内面积约2.5平方公里的大型城中村,江夏社区是最早一批推行“栋长制+分类公交”垃圾分类模式的城中村。一方面,由栋长监督租户落实垃圾分类投放,监督劝导不符合分类要求的租户及时改正。另一方面,考虑到城中村内街小巷路窄、闲置地块少、面积较大的实际情况,经过反复实地研究,在村内建立了1座高标准社区环卫驿站、4座垃圾分类收集房,在设置18个垃圾分类投放点的基础上,制定了4条居民楼垃圾分类巴士(公交)收运线路和3条沿街商铺收运线路,投放13辆分类巴士(公交),结合使用“云村码”微信小程序,探索以高峰定时设点的方式,在早晚居民出村时间段,对住户的生活垃圾进行集中分类收运,基本覆盖了城中村的每个角落。同时,江夏社区将垃圾分类纳入村规民约,分类监督检查结果与村、社区“两委”、村民奖惩挂钩,实现组织功能“精准定位”、栋长“精准投放”、租户“精准分类”,扩大垃圾分类习惯意识的覆盖面。
“栋长制+分类公交”垃圾分类模式在江夏社区成效可见。在日前由广州市白云区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举行的白云区7月“垃圾分类全民行动日”暨垃圾分类表彰会上,黄石街以优+的成绩位列白云区2023年上半年优秀镇街考核排名第一,江夏社区获“优秀村居”称号。
小栋长+大栋长,
持续深化城中村垃圾分类模式建设
不难发现,在推行“栋长制+分类公交”垃圾分类模式中,无论是最初在签订租约时向租户明确其必须做好垃圾分类,还是在日常生活中督促租户将分类工作落实好,抑或是在有些租户有时没能赶上分类公交(巴士)时伸出援手,栋长所起到的监督落实作用是该模式顺利推进的关键点。
为此,继去年开展暑期垃圾分类“小栋长”绘画研学活动主题画展暨创意集市活动后,今年江夏联社继续以“小栋长”为突破口开展研学活动,让环保的种子在孩子们幼小的心里生根、发芽、开花,从而变成一种习惯,进一步带动“大栋长”和其他居民群众加深对城中村“栋长制+分类公交”垃圾分类模式的认识和落实落细,推动江夏垃圾分类工作再上新台阶。
活动上,从小生活在江夏的“小栋长”们在垃圾分类工作人员的生动讲解中,对垃圾分类的意义、如何进行垃圾“四分类”、城中村垃圾分类模式等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。而在虹彩艺术老师的耐心指导下,“小栋长”们用稚嫩多彩的笔触、以“栋长制+分类公交”为主题,绘画出自己心中整洁、美丽的绿色家园,加深了孩子们对垃圾分类理念的理解。而在互动游戏环节,通过投球、趣味套圈圈、真人版大富翁闯关有奖知识问答等轻松有趣的方式,在寓教于乐中让“小栋长”们亲身体验到垃圾分类的要求,提高了动手分类垃圾的能力。活动后,江夏联社为“小栋长”们颁发了研学证书作为荣耀加冕,鼓励他们将今天所学所得运用到生活中,争当“环保小卫士”,成为“大栋长”们的骄傲,发挥“小手拉大手”的积极作用,达到“教育一个孩子、带动一个家庭、文明整个社区”的目的,通过小家庭的习惯进步带动大环境的提升改善。
据透露,由江夏联社创新开发的《垃圾分类小栋长研学课程》将于今年9月首发,将环保意识从孩子延伸到家庭、辐射到社区,进一步推动文明辖区建设。
下一步,江夏联社将树牢“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”理念,积极推动垃圾减量、分类理念深入人心,持续深化孩子对生活垃圾分类减量的知晓度、认同度、参与度,进一步完善城中村“栋长制+分类公交”垃圾分类模式建设,不断优化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,以高质量环境卫生推动区域高质量发展,为打造绿色、生态、可持续的美好人居环境贡献“江夏力量”。